冬奥之前,谷爱凌就已经是国内最受瞩目的冰雪运动员之一了;拿下首金后,谷爱凌更是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。
外界热衷的不仅是谷爱凌的金牌,更是其成长中的故事,从家庭背景,教育方式以及其和母亲的处事方法等,在无数媒体和自媒体的讲述中,谷爱凌和她的家庭教育被演绎出别样的风采——是的,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谷爱凌。这句话其实放在任何一个成功者身上都适用,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姚明、水庆霞,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度被捧上神坛的“刘翔”。
刘翔代表的,是国内体制内运动员的最高峰。在拿下奥运金牌后,刘翔的商业价值也充分被挖掘,相关数据显示,刘翔的商业价值从2004年雅典奥运夺冠后一路走高,仅2007年一年其广告收入1.63亿元。
而谷爱凌,则代表着另外一条道路,就是被很多网友戏称为“出口转内销”:家庭培养,体制后续介入,在商业上有着更强的自主性,签约IMG(IMG的母公司是Endeavor集团,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,是美国最古老、最大的经纪公司,专长包括运动员代理和管理,品牌营销、赞助招商和品牌授权等。在亚洲,IMG代理着中国李娜、日本锦织圭、韩国郑泫等体育巨星的经纪事务)。
截至冬奥举办前,谷爱凌就已经获得至少20家代言合作赞助商,成为商界新的“顶流”:除了安踏等体育品牌,谷爱凌还是夸克、美的、中国移动、三棵树、中国银行、凯迪拉克、奥地利红牛、蒙牛、元气森林、瑞幸咖啡、汤臣倍健、Therabody、慕思等品牌的代言人,涵盖了美妆、新消费、汽车、保健品等多个行业。
可以想象,随着谷爱凌夺金,以及后续夺金点的突破,其商业价值还有很高的提升空间——而且其还能够参加后面数界冬奥会,如果不出意外,甚至可以是超越刘翔的存在:
首先,和刘翔一样,在国内弱势项目取得重大的突破,有可能成为冬季项目的代表性人物;
其次,形象好,辨识度高;再次,运动周期长,或可延续10多年;
再次,故事性强,拿的是爽文主角的戏份。这些都是其他运动员难以比肩的。
和刘翔一样,目前舆论场有神话谷爱凌的趋势,这也给其未来带来一丝丝的阴霾。回顾刘翔在成绩下滑后受到的非议,被神话的顶流运动员在走下神坛之后,就必然要面对海量的攻讦。希望谷的团队能够看到这些现象,在冬奥之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脱敏。
都已经2022年了,年轻的运动员应该被当作一个有血肉的人,而不是一个活在故事里的完美形象。18岁的青蛙公主,不应该被神话,也不应该成为第二个刘翔,她就是她,一个实力突出的滑雪运动员。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提示:新闻及评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