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祁宾鸿
近期的中国东西两侧,涌动着变革的漩涡。
西侧的阿富汗,在美军撤出后迎来政权更迭,塔利班的反扑势如破竹,总统加尼(Ashraf
Ghani)仓皇出逃,各省军队四下溃散。8月15日,塔利班进入喀布尔,阿富汗正式变天,美军在狼狈撤离之馀,引爆了于机场射杀平民的连环丑闻。随着最后一班运输机起飞,美国长达20年的阿富汗幻梦宣告终结,过度拉撑的霸权体系,也迎来进一步战略收缩。
东侧的日本,同样吹响了换局号角。9月3日,菅义伟宣佈不寻求首相连任,并表示退出9月29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,形同提前发布辞职宣言,引发了各界惊诧。5月3日安倍受访时,曾表态支持菅义伟连任首相,暗示自民党内部分派阀心之所向,菅义伟亦于9月2日宣佈参选,并在当日发表政策纲领,没想到短短一夜后,上演了打退堂鼓的风云变色。多年觊觎相位的石破茂,也于9月6日曝出可能临阵退选,转而支持河野太郎。眼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。
东西两处生变,于中国而言意义不同,但对台海来说,恐是惊涛骇浪的新前奏。
东升西降的隐喻
首先,美国自阿富汗撤军,象徵了「东升西降」的世界格局变化。
回顾2001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时,几乎少有国家对入侵阿富汗一事提出道德质疑,一来塔利班确实恶名昭彰,二来美国高举自由主义、女性主义大旗,为自己的残酷杀戮洗白背书。在当年美式文化霸权袭捲世界的局面下,外界极难掌握反驳论述。
而细究美国当时状态,2001年的华盛顿仍沉浸在「历史终结」的喜悦中,美元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通用货币,华尔街金融游戏风生水起,西贡撤退早已是不必回首的前尘旧梦,海湾战争、轰炸南斯拉夫则正是方兴未艾的酣畅。
在这般「盛世荣景」下,美国终被好大喜功的快感衝昏头,开始了对中东的肆意用兵,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后,便是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,以及2011年起对叙利亚内战的介入操纵,外加打击「伊斯兰国」(ISIS)的一系列作战。
在此期间,中国以强大的实体生产能力,为美国与世界提供大量廉价产品,美国藉此大量增发美元,巩固金融资本影响力,中国则累积了外汇储备,并转手购买美国债券,同时推动内部建设与扶贫事业。往复之间,美国持续于中东战场耗费财力军力,中国则把握了战略发展机遇期,韬光养晦、默默耕耘,为往后的勃发打下厚实基础。
2011年,奥巴马(Barack
Obama)开始推动阿富汗美军缩编计划,并规划在2014年将「安全责任」移交阿富汗当局。此时的美国已渐失胡乱洒币的本钱,正欲收缩不必要的反恐战线支出,然而阿富汗的安全泥淖无穷无尽,北约联军更是不愿美国骤然急撤,阿富汗政府同样紧抱这根救命稻草,屡屡要求美国维持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。美国只好不断「延后」撤军时程,宛如股票已被套牢般。
与此同时,中国在2014年推出了「一带一路」倡议,正式开始跨国经济带的联动建设。当奥巴马于2016年卸任时,喀布尔、坎大哈、巴格拉姆和贾拉拉巴德四处,仍有约8,400名美军驻扎,中国则已开始了中巴经济走廊的大型工程项目。
2021年,美国终在一片调侃奚落中,完成梦寐以求的撤军行动,却已不复当年意气风发,不仅内部种族衝突剧烈、政党政治极化,德法与北约等传统盟友也不愿再亦步亦趋跟随、卖命。长年巩固的文化霸权体系,如今裂隙渐显,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互赖,也注定了美国难再建构冷战包围网。
日本右翼的玩火游戏
在此情况下,日本的反应倒像一股带着黑色幽默的「对美暖流」。
自首相换届起,岸信夫、中山泰秀、麻生太郎、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便频在台海议题上玩火,诸如「台海有事,日本协防」等话语皆已出口,安倍晋三甚至表示欲来台祭拜李登辉。如此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美国大打「台湾牌」的规划,并让台海紧张氛围逐渐攀升。
然而日本之所以「突然右转」,除了右翼欲为上一辈人翻案,利用「台海有事」的舆论氛围,修改《和平宪法》第九条,让自卫队升格为正规军,恢复日本「正常国家」地位外,内部的派阀政争亦是一大因素。
回顾2020年9月,菅义伟之所以能击败同党的石破茂、岸田文雄,成为安倍晋三接班人,乃是自民党7大派阀中的细田、麻生、竹下、二阶、石原5大派「共同造王」而成,安倍所属的细田派更是自民党最大势力,有其支撑,无派阀背景的菅义伟得以坐上首相之位,却也被迫要在上任后投桃报李,大量任用5大派阀出身者,细田派出身的岸信夫便是一例,麻生太郎亦然。
在此境况下,菅义伟被视作暂时性的傀儡人物,儘管二阶俊博愿予支持,其他各方却自行开始了战国时代,以右翼言论为刀剑,相互比划抢佔版图,不顾日本介入台海恐将引火自焚的现实,在派阀的修罗场中力争声量。菅义伟眼下因背负了疫情与强办东京奥运的低民调,遭自民党派阀「断尾求生」,但山头战的力道仍难停下。
菅义伟任内,麻生太郎与安倍晋三便是两大右翼造王者,在其默许下,方有岸信夫等政客的「高调表现」。眼下不论河野太郎、岸田文雄,皆缺乏号令多数派阀的力道与本钱,未来的日本内政,仍会是安倍与麻生共同造王的右翼结构,首相之位不论何人在任,皆要受此力道宰制。
而美国已在阿富汗嚐到「东升西降」的屈辱,从该地撤离和整体战略收缩的初衷,本也是为了「更好地应对北京」,是以华府短期内势必加大对第一岛链的经营,如此焦虑碰上日本右翼和台湾绿营的万头攒动,自然一拍即合。无论是两岸还是中日关係,短期内皆难有转圜的馀地。
文章来源于互联网,提示:新闻及评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
评论